理想one汽车suv(理想one汽车是纯电吗)

作者:汽车网 | 内容提供:http://12364.com/|
444
理想one汽车suv(理想one汽车是纯电吗)

导读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必备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增加,汽车公司也越来越多。每天都在关注一些车企的最新动向。汽车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必备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公司也越来越多。每天都有一些车企的最新动态备受关注,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边肖搜集的关于汽车信息的资料(以下内容来自网络非边肖,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而当下“太现实”的李,也确实做到了三大新势力中毛利率最高、财报最健康的,靠的是外延式、产品差异化、高执行力。但仅从后续“天花板”的高度来看,就有很多不确定性,也有因为多一次换跑道而减速的可能。

“在这个世界上,能发现并发现问题的人比老鼠多,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人比猫多,而能同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并且做得很快的人,和熊猫差不多。不管是选择创业还是就业,踏踏实实做一个NB的熊猫。”

理想one汽车suv(理想one汽车是纯电吗)-第1张图片

上述引语是李创始人李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当时他已经拥有美国上市公司3354汽车之家。随后,因为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来得快,他们权衡之后毫不犹豫地加入进来,选择了再次创业。

终于,北京时间2020年7月30日晚9点,虽然李想因疫情无法亲自前往纳斯达克,但随着北京交割中心直播屏幕上倒计时归零,铃声再次响起。在经历了种种挑战后,李已经正式成为继蔚来之后国内第二家成功在美股上市的新势力车企,李想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就在本月早些时候,高盛刚刚将李的目标股价从20.6美元上调至6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股价上涨了近两倍。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2月7日股市收盘,其股价收于31.49美元,上涨3.14%,总市值达到282.65亿美元。

虽然没有坚持纯电动技术路线的蔚来和小鹏那么火,但却成为了繁荣背后一个小资本泡沫的存在,可以说这家在国内略有不同的新车公司得到了部分投资人的认可。昨天,一篇名为《新造车穿越生死线》的热文再次引发热议。

其中,李在每一次融资、每一次决策背后所遭遇的挑战和苦难都被尽可能细致地描述了出来。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之前成功的创业经历,让它有了足够的心和认知。因此,在疫情形势下,李能够抓住机遇,获得终端市场用户的认可。

但在这个过程中,当一系列断轴风波袭来,进而由主动升级演变为强制召回,也体现了李极不成熟的一面。处理舆论的态度和手段引起了很多不满的声音。所以在和别人讨论这家车企的现在和未来时,总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分裂”感,这也可能叫“太现实”。

如果李ONE是全电动SUV呢?

正如副标题所说,关于李灿的讨论可以归纳为两种假设。第一个是,如果李ONE是纯电动SUV,谁来买单?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在刚刚过去的11月,根据其官方数据,共交付4646辆,较10月增长25.8%,再创月度交付新纪录。2020年1-11月,李ONE累计交付26498辆。

横向对比32万元补贴的售价,无论新能源还是传统燃油,李ONE都已经成为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的顶级销量车型。而其最突出的产品大跨度板,则是增程驱动模式,使得其综合续航能力相比绝大多数纯电动车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而且在只有一个配置在售的前提下,车、机智能化,娱乐功能丰富,李ONE也为用户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体验。此外,由于预热阶段,其明确的比喻用户定位的——“保姆集团”,李一个人的优势在室内空间的大小和便利性都有所体现。同时,随着一线城市牌照政策逐渐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对其热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其门店的执行力也不容忽视。相比之下,在理想线下销售渠道数量低于蔚来和特斯拉的背景下,单店平均销量最高。记者在上海实地调查期间,理想店工作人员的演讲技巧明显在产品层面突出了长续航、大空间的优势,试图利用别人的痛点和性价比优势,进一步蚕食Model 3和ES6的潜在用户。

但假设一旦成立,当Li ONE成为一款中大型全电动SUV,参考现在的蔚来ES6和特斯拉Model 3,在价格不变、成本可控的前提下,Li ONE的续航板会迅速流失。虽然其内部空间更大的优势依然存在,但在驾驶辅助的软硬件能力方面,后者将明显处于劣势。

而且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李在能量补充系统建设上明显慢于特斯拉的过充站和蔚来的换电站。但从实际角度来看,使用公共充电设施似乎无法满足车主的现有需求,会导致服务生态体验下降。

因此,当假设成真时,李ONE可能不会取得上个月那样强劲的交付业绩,而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在没有明确“长板”的情况下,其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理想从品牌建立起就选择了“增程”的路线。

毕竟与其一开始就挤进拥挤的轨道,不如靠时差和空窗期站稳脚跟。正如微博中一位博主所说,“靠增程生存,靠纯电做大做强。”

欢迎来到越来越小的“窗口”?

日前,根据李发布的公告,拟增发4700万股,净募资额约16.02亿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将融资约18.405亿美元。高盛、瑞银和CICC是联席簿记员,占该公司已发行ADS的5.6%。

本次募集资金的计划用途包括:约30%用于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包括高电压平台、高充放电倍率电池、超快充电;约20%将用于下一个BEV平台和未来车型的研发;约20%用于自动驾驶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余额用于公司的一般用途。

从理想此前披露的后续推广计划来看,接下来要推出的车型依然会集中在不同尺寸的增程SUV上。在今年Q3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李想也表示:“在400kW快充技术成熟之前,李不会推出纯电动汽车,增程式技术在大型SUV和MPV的应用有5-10年的优势。”并且按照他的观点,400kW快充技术需要800V以下电压平台、500Ah超快充国标、4C充电率以下电池三大关键技术的支撑。

从这个角度看,一方面它认为“转型”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节点,时机不成熟。另一方面,已经开始提前筹集资金进行技术储备,从侧面再次印证了未来“纯电动”已经是坚定不移的大方向。

最近不管是特斯拉、还是蔚来,坚持纯电动技术路线的三家车企股价都在飙升,这或许也在提醒李,当技术瓶颈最终被突破的时候,替代加长方案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必须从现在开始做准备。大约30%的追加经费将用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这是一种“妥协”和“默认”。

那么我不禁在想,假设给李一个时间节点,它什么时候能推出首款基于BEV平台的纯电动汽车,市场留给它的“窗口”还有多少?当时相互竞争的小鹏和蔚来,在二代平台的加持下,已经有了更丰富的产品线,能量补充系统也趋于完善,在软件和自动驾驶方面有所突破。

而且随着特斯拉Model Y甚至特价车型在中国的到来,以及Model 3换代后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大众ID系列产品也在逐步入华,离开“纯电动”李的竞争环境,只会比现在更加残酷,压力可想而知。

简而言之,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眼下“太现实”的李,确实做到了三大新势力中毛利率最高、财报最健康的,靠的是外延式、产品差异化和高执行力。但仅从后续“天花板”的高度来考虑,就有很多不确定性,也有因为多一次换跑道而减速的可能。

相关文章